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成功举办MPA学位论文指导工作会议
2025年3月23日,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MPA学位论文指导工作会议在珠海校区成功举办。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章文光教授、政府管理学院唐任伍教授以及政府管理学院公共政策系主任郭跃副教授担任主讲嘉宾。政府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于海波教授作总结发言。本次会议由政府管理学院MPA教育中心主任严宇老师主持,MPA论文指导教师参加。
培训现场
章老师从评审专家视角,系统剖析了MPA论文质量提升的关键要素。培训中,章老师重点讲解了四大类MPA论文(即问题研究型、政策分析型、案例分析型、调查报告型)的写作规范与指导要点,并针对指导过程中常见的14类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他特别强调:“优秀MPA论文应当实现‘学术性’与‘应用性’的平衡,导师在指导过程中要着重把好选题关、方法关和创新关。”针对当前论文指导中的痛点,章老师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帮助学生建立“问题-理论-方法”的有机联系,避免“工作总结式”写作;二是强化过程指导,在选题论证、框架搭建、方法运用等关键环节提供针对性指导;三是注重学术规范训练,从文献综述到对策建议都要体现学术严谨性。
章老师作分享
唐老师围绕“如何选一个好的毕业论文题目”系统阐述了选题的关键作用、来源路径及评价标准,助力MPA学生攻克毕业论文“第一关”。唐老师指出,选题是毕业论文的“灵魂”,优质题目需兼具功能性、创新性与艺术性,既要精准概括内容、体现学术深度,又要符合“3秒黄金法则”吸引读者。他强调,选题应立足学术资源与实践观察的融合。既要通过高频阅读核心期刊、追踪学术会议热点,来捕捉前沿动态,又要深入现实场景,挖掘公共管理领域的政策机制、社会现象等未充分学术化的问题。针对具体操作方法,唐老师建议采用“聚类分析”“跨学科移植”等方法,结合“关键词-理论-方法”矩阵筛选潜在方向,并通过“漏斗筛选”逐步聚焦可行性方案。他总结到选题需遵循四大原则:创新性、价值性、可行性及适切性。
唐老师作分享
郭老师基于指导经验,系统阐述了公共政策方向MPA论文研究的三种类型——政策分析、政策过程和政策评估,并深入解析了各类论文的撰写要点。在政策分析型论文指导方面,郭老师表示要帮助学生精准界定政策问题,构建“问题-目标-方案-评估”的完整分析框架;针对政策过程研究,他建议导师引导学生关注政策周期中各阶段的行为主体和动态关系,善用案例研究方法;对于政策评估类论文,郭老师讲解了评估指标设计、数据获取和因果推论等关键环节的指导技巧。郭老师提到导师在指导过程中,既要帮助学生掌握政策分析的基本范式,又要鼓励他们立足中国治理实践,提出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郭老师作分享
在总结发言中,于老师讲到本次会议主题鲜明、内容充实,三位老师的主讲发言系统全面、指导性强,为提升论文指导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于老师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要求,以高质量论文指导推动MPA人才培养质量提升。MPA教育作为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论文质量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他要求全体导师: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论文指导工作的育人价值;二要严格质量标准,把好选题关、方法关、质量关;三要创新指导方式,建立全过程、全方位的指导机制。于老师表示,学院将进一步完善导师培训体系,健全质量保障机制,推动MPA教育内涵式发展,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
于老师作总结讲话
本次会议为MPA指导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搭建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对提升MPA论文写作质量、增强MPA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与会指导教师纷纷表示,将认真落实会议要求,不断提升指导能力,为提高MPA培养质量作出新贡献。